近日,湖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陈健主任团队成功为一位72岁老人施行高难度手术,切除了口腔和颈部巨大血管瘤并同期完成皮瓣修复,还切除了合并的舌癌,帮助老人重获新生。2月28日,老人顺利出院。
据悉,这位患者何先生是安徽人,从小舌头上就长有小包块。随着时间的流逝,小包块慢慢长大,逐渐从舌头蔓延到口底,后来又长到了颈部。这不仅让他外貌产生明显畸形,更让他说话口齿不清,也影响了日常生活和社交。但由于从小如此,他也一直没到医院问诊。今年春节前夕,他开始出现明显的吞咽困难,同时舌面有溃破且疼痛,导致他几乎难以吃饭喝水,人也明显消瘦下来。
由于血管瘤血供丰富,稍有不慎就会大出血,因此临床上一般使用介入栓塞治疗的方法来缩小肿瘤。但是该患者已经出现破溃疼痛,有恶变可能,栓塞治疗也许会加重破溃、延误病情,所以综合评估下,手术是最佳治疗方法。只是患者血管瘤较大,还侵犯了周围组织,术中出血风险特别大,加之患者年事较高、心肺功能弱、免疫力低下、手术耐受性也差,导致整体手术难度大、风险高。
面对棘手的情况,陈健迅速召集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输血科等多学科专家联合会诊,通过细致入微的评估和反复斟酌,精心为患者量身定制了一套周全且个性化的手术方案,确保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同时,最大程度降低手术创伤、保障患者的安全。
2月14日,在麻醉科手术室的紧密配合下,陈健带队手术。术中,医生团队切开患者下颌骨,然后在显微镜下全神贯注操作,精心分离并切除血管瘤和舌面溃破组织;肿瘤切除后,医生团队又快速从患者大腿前侧切取合适大小的带血供皮瓣,并通过显微镜下的血管吻合技术,将皮瓣精准地移植到口腔、颈部的缺损部位;最后再通过钛板固定住下颌骨。整台手术历时6小时,术中出血量少,没有伤及周围正常组织以及重要血管和神经。
术后,患者进入重症监护病房,医护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时刻关注皮瓣血运情况,精心管理呼吸道和口腔卫生,还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医护团队还针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出血、感染、皮瓣坏死以及吞咽和言语功能障碍等并发症,制定了一套完善的预防与处理方案。在医护团队的细心照护下,移植皮瓣顺利存活,缺损组织得以修复,患者逐步恢复饮食并康复,生活质量也得到明显提升。病检结果显示,其巨大肿瘤为良性血管瘤,舌面破溃组织为舌癌,后续需补充放射治疗。
陈健介绍,血管瘤一般是由胚胎期间的成血管细胞增生而形成的先天性肿瘤,可发生于全身各处,发生于口腔颌面部血管瘤约占60%。他提醒广大群众,若发现皮肤表面有稍隆起的鲜红、暗红、青红、紫红色斑块与结节,或高高隆起呈念珠状或蚯蚓状的包块,需警惕血管瘤,虽然血管瘤大多是良性,但是如果持续长大,则建议及时就医处理,以防瘤体过大而影响正常生活,甚至造成更大的身体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