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特色医疗

七成患者刚确诊时被隐瞒患癌实情引争议

发布时间:2012-04-18 浏览:8424次 来源:

    (2012年4月17日武汉晚报报道)去年,湖北省肿瘤医院曾对该院患者开展了一次“癌症知情权”调查。数据显示,7成癌症患者在疾病确诊阶段被隐瞒患癌事实。面对还不知情的癌症患者,该选择实话实说、还是善意谎言,对患者的病情会有什么影响?昨日,本报请来家属、患者现身说法,并特邀湖北省肿瘤医院欣然心理工作室主任周晓艺为您支招。

 

    [特别病例]

 

    “瞒着她,她最后才走得安详”

 

    76岁的周婆婆直到去世,始终不知道自己得的其实是胆囊癌。

 

    周婆婆家住青山,她的大女儿吴女士介绍,老人是在今年春节前被确诊为癌症晚期的,“当时医生说已经没有手术意义了,我们几姊妹求医生帮忙,绝不能让妈妈知道实情”。

 

    吴女士告诉母亲,她得了胆结石,只要积极配合,很快就会好起来。在女儿的安慰、医生的“保证”下,周婆婆终于安心了。打针、吃药都很配合。治疗后期,老人每天都要打止疼药,但她始终觉得“有希望”。亲友来探病,她也能笑着说说话。

 

    今年3月17日,周婆婆安详去世。办完母亲的后事,吴女士特意带着礼物感谢主治医生和管床护士,谢谢他们配合编造了“善意谎言”。

 

    “直面病情,才有康复希望”

 

    33岁的李先生,对抗鼻咽癌已经5年了。过了今年6月份,他就算平安度过5年生存期,可算治愈。昨日,他告诉记者:自己很感谢妻子、医生的如实相告。

 

    2007年6月,李先生在一次体检中被怀疑为鼻咽癌。在省肿瘤医院被确诊的当天,妻子拉着他的手,一五一十地将病情告诉了他。在医生的帮助下,李先生很快投入积极的治疗。

 

    2个多月的治疗完成后,李先生恢复得很好。他又在家休息了1个月,就去上班了。后来,李先生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心理学知识,还考取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现在,他已经是省肿瘤医院鼻咽癌病友会里的老咨询师了。

 

    回忆当初,李先生称:“刚被确诊时,要说不怕是假的。但我体会到家人的关怀,我觉得要为了他们坚强起来”。

 

    [专家说法1]

 

    “善意的谎言”应该因人而异

 

    到底该不该告诉癌症患者实情?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个纠结的难题。

 

    湖北省肿瘤医院欣然心理工作室主任、主任医师周晓艺认为,善意谎言应该因人而异。对于那些心理承受能力差,对癌症存在错误认识的患者,如果不讲时机、策略地直接告知,很可能给患者带来沉重心理负担,引发其负面情绪,不利于治疗。

 

    如果患者心态健康阳光,对疾病有一定的了解;或者病程处于早期,病情并不严重,医生和家属则应该如实告知。这样能帮助患者更明确地了解自身病情,更好的配合医生开展治疗。

 

    [专家说法2]

 

    由谎而实,一步步“渐变着走”

 

    “善意的谎言”怎么说最合适?周晓艺称,应该一步步来。

 

    首先,家属可隐瞒部分病情,同时配合医生对患者普及疾病常识,纠正“癌症=死亡”的错误观念。

 

    在患者开始治疗,并有了信心以后,家属可逐步透露实情。同时,家属可以适度施加一些“压力”和亲情感召,让他们感觉自己“被需要”,家人“不能没有我”,激发他们的求生欲望,增强治疗效果。

 

    对于晚期患者,家属也不应该一味隐瞒实情。可通过各种途径让患者了解,晚期癌症也并非“不治之症”,放化疗、中医等治疗手段都可以控制病情,延长生命。

 

    总之,在患者心态好转、愿意配合治疗的时候,家属应该适时透露实情,这样才更有利于医生开展治疗。

 

    [专家说法3]

 

    “善意的谎言”其实难以瞒住病人

 

    对于“善意的谎言”,周晓艺认为:“假的终究是假的,难以持续。”

 

    她介绍,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们发现,很多家属故意隐瞒实情,想减轻患者思想负担。但肿瘤疾病的治疗是个长期、持续的过程。而且随着科学知识普及,一般的肿瘤治疗手段已经深入人心。“想瞒住病人,并不容易”。

 

    45岁的王先生在去年年底被查出胃癌。家属一开始瞒着他,还特意让他住进综合医院。但王先生很快发现,自己在做化疗。他多次质疑:如果我不是癌症,干嘛要做化疗?干嘛吃那么多药?还为此与家属多次吵架,甚至拒绝治疗。

 

    最后实在瞒不住了,家人只得告知实情,将他转到肿瘤医院。在周晓艺的多次心理开导下,王先生现在已经能正视病情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