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护理天地 > 护理科普

亲人得了癌症,要不要告诉他?

发布时间:2022-01-18 浏览:4578次 来源:心理护理小组

这一幕也许大家似曾相识:家里有亲人可能是患了癌症,去拿诊断结果的那天,家属会单独去找医生询问结果,一旦是亲人罹患癌症,第一反应是不让医生把真实情况告知当事人。这样的情景源于家属担心亲人知道自己的病情会承受不了,但躲得了和尚躲不过庙,随着各种治疗的进行,患者会对自己的疾病有很多疑虑,不告知病情也会给医患密切配合,达成统一战线、共同完成治疗和康复造成障碍。

毫无疑问,由于对癌症的不正确认知,癌症在大部分人眼中就等于死亡,不想罹患癌症的亲人遭受重大的打击做也是可以理解的,那怎样才是最合适的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癌症患者在确诊后的心理反应吧。

癌症患者在确诊后的心理反应是什么?

1.休克-----恐惧期   当患者突然得知自己患癌后,心理会受到巨大冲击,可表现为惊恐、绝望、眩晕、心慌,有时会出现木僵状态。

2.否认-----怀疑期   当患者从剧烈的情绪震荡中冷静下来后,便开始怀疑诊断的准确性。

3.愤怒-----沮丧期   当确认癌症不可更改的事实后,患者会表现出激动、愤怒、暴躁、爱发脾气,同时也会表现出沮丧、悲哀、抑郁。

4.接受-----适应期    患者最终不得不接受并适应癌症的事实,情绪逐渐平静。

面对癌症患者确诊后复杂的心理反应,家属又应当以怎样的方式告知患者呢?

我们建议采取适当告知原则。

适当告知原则是什么?

即在适当的时候,以适当的方式,告诉他适当的部分。

适当的时候,大概是什么时候呢?

一般在接受治疗三四个月后,可以让患者知道自己的部分病情。从生病不适,怀疑生癌到这时,生癌这个应急源有可能引起的心理休克期已经过了,此时部分告知,患者情绪波动也不会很大,对治疗或生存不会产生太大的负面影响。这时一般手术等积极治疗已完或告一段落,部分告知,可以让患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积极配合下一步治疗。

什么是适当的方式?

指根据患者自身特点的不同,以不同方式,让其获知。一般不主张直截了当的陈诉,要辅以正面的、成功的实例,积极予以鼓励,让其获知真实病情的同时,燃起战胜病魔的强烈意愿和希望。

什么是适当的部分?

即可适当保留部分病情。比如,对于一个晚期有转移的患者,转移部分不一定要明示,但一定要把患者的意愿放在第一位,先要了解患者想知道多少,等患者有了充分的思想准备后再逐步告知。

告知坏消息是一门医学技术也是艺术,只让家属去做,的确是困难,建议与主治医师充分沟通、密切配合,一起告知患病的亲人是最好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