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科室导航 > 特色医疗

超级手术难关被攻克 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获生机

发布时间:2023-09-19 浏览:10864次 来源:湖北省肿瘤医院

    9月19日,59岁的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蔡先生给湖北省肿瘤医院肝胆胰外科一病区主任吴东德医生团队送上锦旗,感谢他们在“鬼门关”救回了自己。

    一句肯定,给无助患者带来希望

    据悉,蔡先生是黄冈人,今年因黄疸、食欲不振等症状被查出IV型肝门部胆管癌。多家医院告知根治性切除是长期生存的唯一有效手段,但是肿瘤侵犯门静脉及下腔静脉,手术难度太大。8月底,他怀着最后希望,慕名来到湖北省肿瘤医院找到吴东德主任。仔细看过病历资料后,吴东德和蔼地说:“虽然难度很大,但还是有希望进行根治性手术切除!”这句话,让蔡先生和家人心里安慰了不少,随即入住肝胆胰外科一病区病房并完善了相关检查。

    首次尝试,“IV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联合壁层腹膜门静脉血管重建术”成功拆除“毒瘤” 

    该例肝门部胆管癌如同一颗“毒瘤”,已经侵犯了左肝动脉、门静脉主干汇合部及左支根部、下腔静脉左侧壁,单进行IV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还不够,被侵犯的门静脉血管还需要重建,这让手术难上加难。

    吴东德主任召集团队医生进行了手术可行性论证。大家认为,虽然胆管癌侵犯了血管,不过变异的右肝动脉是从腹主动脉直接到右半肝,未被肿瘤侵袭,能给右半肝供血,加上科室多年来已经积累了成熟的IV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性切除和血管重建经验,所以开展根治性切除是安全可行的。

    9月5日,在麻醉科及手术室的全力配合下,吴东德团队顺利地切除了胆管肿瘤以及被侵犯的左半肝、门静脉和下腔静脉壁;由于门静脉汇合部侵犯严重,血管壁切除缺损范围过大,致使右支残端与主干直接缝合后门静脉狭窄、血流不畅,考虑到人工血管重建易在术后形成血栓,手术团队随即在患者壁层腹膜上取材,替代人工血管进行重建,修补了门静脉缺损,解决了门静脉血流不畅问题。最终团队历时12个小时,成功拆除致命“毒瘤”。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术后平安度过围手术期。

    据可查文献和报道显示,此次开展的“IV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联合壁层腹膜门静脉血管重建术”在国内尚属首例,不仅给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机会,还由于用人体自身壁层腹膜替代人工血管,大大降低了患者术后血栓的发生风险。

    一路探索,攻克“IV型肝门部胆管癌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难关 

    “IV型肝门部胆管癌切除联合壁层腹膜门静脉血管重建术”的成功开展,主要得益于吴东德主任多年来的苦心钻研与积累。

    肝门部是肝脏的重要特殊部位,肝脏内重要胆管、肝动脉以及门脉系统都是通过其出入肝脏,因此,癌细胞会侵袭肝脏或血管等相关部位,加上其浸润性生长的特性,使得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成为肝胆胰外科最具挑战的手术之一。而IV型肝门部胆管癌因侵袭部位更广泛,根治性手术难度更大,被称为“肝胆胰手术皇冠上的明珠”。据统计,2012-2022年间,吴东德主任团队通过成功实施IV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已经为近100个患者家庭迎来了生机。

    2023年4月,一位56岁的IV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来院就诊,肿瘤侵犯了肝门部和胰十二指肠。这给医生出了一个大难题:如果按常规进行半肝切除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围手术期死亡率大约为30%;如果分两期切除,围手术期死亡率依然不低,且分期手术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以及家庭经济负担。

    那么,能否在减少术后风险的前提下一次性完成根治性切除呢?吴东德团队医生进行了分析讨论。他们查遍国内外文献,发现围手术期死亡率高的原因主要是切肝量大造成术后肝功能衰竭,加上吻合口瘘引起严重感染。要解决切肝量大的问题,可以改进为围肝门切除,切肝量相对较小,团队10余年的经验显示术后肝衰竭发生率接近于0;要解决吻合口瘘、胆汁流出造成的严重感染问题,可以改进胆肠、胰肠吻合方式。最终,团队认定“围肝门切除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是安全可行的,并于4月中旬历时15小时为该患者成功实施手术。随后的五一劳动节,患者高兴地参加了儿子的婚礼。

    今年6月,团队又为另一位患者实施了“IV型肝门部胆管癌围肝门切除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随访显示,目前两位患者均处于无瘤生存状态,且生活质量良好。

    吴东德介绍,目前“IV型肝门部胆管癌围肝门切除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在国内还未见报道,不过手术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初步验证,希望后续能有更多患者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