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乳房又胀又痛,一摸就有硬块,脖子上还冒出小疙瘩,整天提心吊胆的,没想到坚持喝中药、做中医治疗,结节居然全消了!”近日,37岁的徐女士手握湖北省肿瘤医院康复治疗门诊的复诊报告,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经过10个月的中医综合调理,不仅乳腺结节与甲状腺囊肿完全消退,长期的疲乏、焦虑也一并改善,重获身心轻快。

体检揪出“结节隐患”,中医辨证探根源
2024年年底,徐女士在体检中查出乳腺结节。事实上,近一年来她的身体已频频发出警报:每次月经前乳房胀痛难忍,月经周期紊乱,疲乏无力,稍活动就心慌气短。加上工作压力大、情绪焦虑、缺乏运动,多种不适交织让她深感不安。
怀着忐忑的心情,徐女士专程来到湖北省肿瘤医院康复治疗门诊就诊。接诊的王绚璇医生在详细了解她的症状后,又细致询问了工作节奏、饮食睡眠等生活细节。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最终明确诊断为:乳腺增生症伴多发结节(BI-RADS Ⅲ类),中医辩证为“乳癖(肝郁脾虚证)”。
“Ⅲ类结节虽多为良性,但提示需要积极干预。”王绚璇解释,“长期压力导致肝气郁结,气滞乳络形成结节;肝气郁滞还会影响脾胃功能,导致气血生化不足,这才出现月经紊乱、疲乏无力。这些看似不相关的问题,其实同根同源。”
针对徐女士“肝郁脾虚”的核心病机,王绚璇制定了“中药内服+中医外治”的综合方案:内服中药疏肝理气、健脾通络,配合每周2-3次的针灸、刮痧、拔罐治疗,疏通经络、缓解不适。
治疗一个月后,变化开始显现:经前乳房胀痛明显减轻,睡眠质量改善。三个月后,月经周期趋于规律,疲劳感减轻。五个月后复查彩超显示:双侧乳腺未见明显肿块(BI-RADS 1类);甲状腺左侧叶小囊肿(TI-RADS 2类,良性)。

徐女士备受鼓舞,继续坚持治疗与生活方式调整。10个月后复查,其甲状腺囊肿亦完全消失。

医生提醒:整体调理是中医优势,但也需科学评估
王绚璇表示,乳腺结节与甲状腺囊肿常在中年女性中同时出现,与长期压力、情绪波动、饮食不规律、缺乏运动等因素密切相关。中医治疗的优势在于整体调理,通过疏肝健脾、化痰散结,恢复身体气血平衡,不仅能消除结节,还能改善伴随症状,降低复发风险,且副作用相对较小。
但她特别强调,中医调理必须建立在科学评估基础上:TI-RADS 3类以下的甲状腺结节、BI-RADS 3类以下的乳腺结节一般为良性,可在监测下尝试中医干预。但如果分类达到4类及以上,或结节短期迅速增大、伴有声音嘶哑、乳头溢液等异常症状,必须首先通过西医检查排除恶性可能,不可盲目依赖中医调理,以免延误病情。
王绚璇建议,女性应当时常关注身体发出的“信号”,保持情绪稳定、作息规律、饮食均衡,并定期进行乳腺与甲状腺超声检查(建议每年1次)。一旦发现结节或相关症状,应尽早就医,在专业指导下选择中西医结合的科学治疗方案,才能真正守护自身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