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肿医微讯

战地医疗救护知识培训进校园

发布时间:2025-09-11 浏览:33次 来源:湖北省肿瘤医院

    “发现伤员,能不能第一时间搬动患者?”“不能!”9月10日,华中农业大学第二运动场上,一群军训中的大一新生整齐列坐,接受来自湖北省肿瘤医院医护团队的战地医疗救护知识培训。操场上,迷彩服与手术服彼此映照,构成了开学季最特别的画面。

    据了解,近年来华中农业大学一改传统军训单一模式,将实用急救技能课程纳入大一新生军训日程。应校方邀请,湖北省肿瘤医院临时抽调胸外科、科普教育小组、护理技能小组、危重症专科小组、手术室专科小组的骨干力量,组成一支精英医护团队,将专业急救课堂搬到田径场。

    “手臂要垂直于地面!”“注意按压深度和频率!”在心肺复苏模拟人旁,一名新生第一次双手交叠按在假人胸口时,额角渗出了汗珠。“刚才听讲觉得很简单,亲手操作才发现角度和力度这么难把握。”专科护士单膝跪地,一边示范一边鼓励:“十指相扣,掌根紧贴按压部位,手肘不要弯曲——对,就是这样!”几轮耐心调整后,越来越多的同学逐渐掌握了标准按压动作。

    三角巾包扎区域笑声与惊叹声交织。两名同学互相练习头部包扎,却总也绑不牢,绷带频频滑落。护理人员上前一边重新演示,一边解释:“松紧要适中,既要压住敷料、止住血,也不能影响血液循环。”说着手指翻飞间,一个平整牢固的头部包扎已完成。

    在担架协作环节,四人一组合力抬起模拟伤员。有小组同学起初发力不均,担架一度没能离地。“听口令——一、二、起!”在医护人员指导下,大家迅速调整节奏、统一步伐,最终稳稳地将“伤员”转运到指定区域。

    除了创伤救护,医护人员还演示了海姆立克急救法和自动体外除颤仪(AED)的使用方法。当除颤仪发出“开始电击”的语音提示时,不少学生下意识屏住呼吸。“原来AED这么智能,跟着语音提示操作就能救人。”一位新生感叹道。

 

    傍晚时分,培训渐入尾声,不少学生仍围在医护人员身边追问急救细节。迷彩服少年们抹着汗珠笑着说:“以后遇到突发情况,我们也能上前帮一把了。”

 

    华中农业大学校医院院长侯东彬表示:“这次战地医疗救护知识培训是同学们入学后的第一堂生命安全教育课,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自救互救能力,更筑牢了校园安全根基,体现了对生命最切实的尊重与守护。”

 

    据统计,作为参与培训的三家医院之一,湖北省肿瘤医院全天共开展培训5场,每场1小时,培训人次达到1565人。医院战地医疗救护培训小组负责人张婷表示,此次培训是医院医疗科普“五进”活动的重要一环:“让大学生掌握急救技能,既是保护自己,更是为校园安全添一道防线。作为中华护理学会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下一步我们还将持续推动急救知识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