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性伤口是指癌症原发于皮肤局部或由其他部位转移至皮肤所致的损伤,多呈蕈状、菜花状或溃疡型。可发生于身体的任何部位,以乳腺癌性伤口最为多见。
一、癌性伤口的病因
①癌细胞通过淋巴和血液进行的皮肤转移;②直接来自于原发伤口;③肿瘤复发;④诊断或手术过程中发生的机械性种植;⑤与某些肿瘤的治疗措施有关(如化疗渗出和放疗造成的急性或迁延性反应等);⑥某些慢性伤口也会发生癌变(慢性刺激和感染被认为是导致伤口恶性复制和恶变的主要因素)。
二、 癌性伤口的症状
1. 渗出
肿瘤组织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和肿瘤细胞血管通透性因子的分泌会产生大量渗出液,感染也会增加渗出量。
2.恶臭
①组织坏死会产生臭味:组织缺少氧和营养后就失去了活性,导致伤口中出现坏死组织。坏死组织中的蛋白质最终产物是产生臭味的缘由。
②厌氧菌感染:排放腐臭气味是厌氧菌感染的症状之一。
③浸透渗液的脏敷料,其中含有感染后产物或坏死的渗出液。
④与肿瘤本身有关。
3.出血
①癌性伤口有丰富的血供,由于肿瘤细胞侵袭到血管,并加剧降低了肿瘤内血小板功能,导致出血。
②更换敷料时有可能会加剧出血。
③肿瘤对微血管的侵蚀可能发生大量的自发性出血。
4.疼痛
①肿瘤压迫神经和血管会使癌性伤口产生疼痛。
②不恰当的伤口清洗、去除敷料等换药操作,都会使病人产生疼痛感或疼痛感加剧。
三、癌性伤口的治疗
积极治疗原发肿瘤,可缩小伤口、控制及改善伤口症状,常见的有放疗、化疗、手术、靶向治疗等等,但大多数不能达到完全治愈。
四、癌性伤口的护理
1.控制渗液,根据渗液量选择具有不同吸收功能的敷料,对于高渗出性的瘘管可采用造口袋或伤口引流袋进行渗液收集。
2.管理异味,可通过伤口的清洗和清创及使用局部抗生素对局部细菌的滋生进行处理,以控制感染和臭味。
3.预防出血,使用非黏性敷料,保持湿性伤口环境,清洗伤口时选择冲洗而不是擦洗,可减少创面损伤和出血的危险。
4.减轻疼痛,保持伤口处于一个湿性的环境可以减少敷料的粘连并保护裸露的神经末梢,减少疼痛的产生,同时可采用转移注意力、药物镇痛等方法。与普通伤口相比,癌性伤口护理更注重的提高舒适度,改善生活质量,而不是治愈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