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出炉的湖北癌症年报引人关注,甲状腺癌在湖北地区的发病率从第五位升至第三位。日前,“323攻坚-癌症防治专家谈(第二季)”的第三场甲状腺癌的直播现场,湖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头颈外科主任、头颈鳞癌首席专家陈健,为广大网友和市民带来了一场关于甲状腺癌防治的科普盛宴。甲状腺癌,常被称为“最温柔的癌症”,近年来却频繁出现在大众视野,其发病率不断上升,让不少人忧心忡忡。但它真的像大家以为的那么可怕,又或者真的如传言般“温柔”吗?陈健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家详细解读甲状腺癌。让我们跟着陈健的讲解,一探究竟。(点击查看直播回放)
甲状腺癌“升温”,这些因素在“作祟”
“甲状腺癌是甲状腺细胞异常增生所导致的恶性病变,是目前全身肿瘤里发病率增长最快的恶性肿瘤。”直播伊始,湖北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头颈外科主任、头颈鳞癌首席专家陈健,就点明了甲状腺癌的性质。甲状腺位于人体颈部正中、气管两侧,中间由峡部相连,它就像人体的“发动机”,主要功能是分泌甲状腺激素,调节新陈代谢,在婴幼儿时期还与智力和身高发育密切相关。
这些人群要警惕,甲状腺癌有“偏爱”
甲状腺癌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35岁以上的年轻女性。“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身体激素水平变化相对复杂,再加上生活、工作压力等因素影响,更容易被甲状腺癌‘盯上’。”陈健说道。
陈健介绍,甲状腺癌早期大多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是在体检做彩超时发现的。随着病情发展,症状才会逐渐显现,包括:出现颈部甲状腺部位可触及的包块;如果甲状腺肿瘤侵犯喉返神经,可能会出现声嘶,尤其是一过性声嘶;侵犯气管、食管,会有颈部异物感,甚至呼吸、吞咽困难;甲状腺癌还容易出现颈部淋巴结转移,不少患者就是因为颈部淋巴结肿大去检查,才发现是甲状腺癌;还有滤泡癌,容易出现远处骨转移,有些患者甚至以骨转移症状为首发表现;此外,还有一类特殊的类型即髓样癌,可能会出现腹泻、多汗、心悸等全身症状。
他还提到甲状腺癌的高危因素:“有颈部放射性治疗史的人,尤其是年轻时接受过这类治疗的,是明确的高危人群。碘摄入过量或不足,也可能与特定类型的甲状腺癌发病有关。另外,长期熬夜、不良生活方式,以及长期焦虑等精神状态,都会增加包括甲状腺癌在内的癌症发病风险。”
甲状腺癌真的“温柔”吗?可别大意!
不同分型的甲状腺癌,病情严重程度差异很大,陈健说道:“乳头状癌是甲状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大部分乳头状癌预后相对较好,但也不是所有的都很‘温和’。评估甲状腺癌的风险是一个专业系统的过程,要综合考虑肿瘤大小、对周围组织的侵犯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远处转移情况以及患者年龄等多个因素。”
他进一步举例介绍道:“滤泡状癌也是预后较好的类型之一,但它有容易出现骨转移的风险,很多患者就是因为骨转移才发现患了滤泡状癌,所以针对原发灶和转移灶都要积极治疗。而髓样癌有家族遗传性,预后相对没有前两种类型好,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连50%都不到。还有低分化癌和未分化癌,不仅预后差,还会侵犯周围重要结构,给后续治疗带来很大困难。所以,诊断出甲状腺癌后,一定要找专业医生做综合评估,避免盲目乐观或过度焦虑。”
甲状腺结节不等于甲状腺癌,别一“切”了之
随着健康体检的普及,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日益增高。许多人在拿到体检报告后,看到“甲状腺结节”几个字便惊慌失措,担心自己患上了甲状腺癌。
在诊断方面,陈健介绍,甲状腺超声是常用且重要的检查手段,它无创、经济,能清晰显示甲状腺结节的情况。对于怀疑恶性的结节,还可以进行彩超引导下的细针穿刺检查,通过穿刺获取组织进行病理分析,必要时还能做基因检测,进一步明确诊断。
如何预防甲状腺癌,陈健给出了实用建议:“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至关重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适当运动,控制体重。还要尽量减少颈部辐射暴露,比如,减少颈部的放射性检查。在碘摄入方面,正常饮食就好,我国实行食盐加碘政策后,大部分人通过正常饮食摄入的碘是足够的。像我们中部地区,相对碘比较富足,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含碘高的食物。如果经常吃紫菜、海带等含碘高的食物,就要注意控制食盐中碘的摄入量。”
防治有“招”,科学应对是关键
谈到治疗,陈健说,绝大多数甲状腺癌需要积极的外科手术干预,但对于风险程度很低、不在重要部位且患者有观察意愿的情况,可以考虑观察。总体来说,还是建议以外科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
对于爱美的女性患者关心的手术留疤问题,陈健介绍:“甲状腺癌偏爱年轻女性,对于手术,很多患者有美容需求。我们现在有腔镜和机器人下的手术方法,可以采用远离颈部的切口,既能完整治疗肿瘤,又能兼顾美容需求。而且,这些新技术通过放大作用和精细操作,还能更好地保护周围结构,达到精准治疗的目的。”
在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半切还是全切让很多患者困惑。陈健解释:“病变范围较小的患者,可以做一侧的甲状腺切除;已经出现远处转移的,多数建议做甲状腺全部切除。但还有很多处于中间情况的患者,这就需要综合考虑肿瘤的大小、侵犯部位、是否伴有淋巴结转移、是否需要术后碘131治疗,以及患者保留甲状腺功能的需求等因素,基于手术复发风险分层,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我们的目标是在保证肿瘤根治的基础上,兼顾患者的功能保护和美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