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肿医微讯

【故事】武汉七旬癌症老人写下亲笔信点赞“走心”护理

发布时间:2017-10-10 浏览:5400次 来源:

    

王思干老人的电子感谢信截图

    就在不少人还在为医患紧张关系感到担忧时,武汉一位七旬癌症老人,写亲笔信点赞医护人员,让不少网友直呼暖心。

    王思干今年77岁,是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清丰居委会的一位退休老人。今年3月,他因淋巴癌转入湖北肿瘤医院。“入院时,根本不抱什么希望,没想到在医护人员的救治下,让我度过了此劫。”王思干老人说,几个月的治疗,他感觉到医护人员不仅是在用药治疗,更是在用心治疗。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他亲身体验到了职业道德的回归,于是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写成一封信,希望能传递医患新温暖。

 

我亲身体验到职业道德的回归——在湖北肿瘤医院住院有感

王思干

    我是东湖高新技术开发区花山街清丰居委会退休老人,今年77岁。今春颈肩部突发肿块,经它院辗转后入湖北肿瘤医院,五个疗程后,医护人员将我从死神手里拉回,逐渐回归正常生活。

    癌症病人的治疗、都要先进行病理切片诊断。在它院,我被告知,此淋巴肿块位于头颈肩部神经血管最密集处,一般医生根本不敢动刀做切片手术。然,在这里,进手术室后,李奇志医师就一直与我聊天,聊着聊着,他“动手”了,聊着聊着,他“动刀”了……聊着聊着,“手术做完了”,聊着聊着,我发现“上当”了——李奇志医生是怕我紧张,故意陪我聊天,分散我的注意力,这大概就是传说中的“语言处方”吧!在神经血管最密集的头颈部从容动刀游刃有余,这大概就是“白衣工匠”吧!

    医治百病,对症为要。一旦误判,“救命”其实是“要命”。故病理分析医师的确诊“导航”作用非常重要。在做我的切片病理化验时,医师漆楚波替我着想,只做必检项目,不做无谓“普查”,帮我省钱,德也。

    外行看来,确诊之后,当有医典可循。内行看来,病人体质千差万别,病情程度不一,年龄长幼、心态各异,对症下药区分于毫厘之间。我亲历:于丁、吴辉箐两位主任和主治医生丁琛琛,对我用药的时机、分寸把握精确。是的,我不懂医术,但,我身上的肿块、痛苦消失速度之快,谁比我更懂?于、吴、丁三位仁医,几乎每天都要来仔细察看、问询,亲人般的呵护,谁比我更知?发烧,是淋巴瘤治疗四疗程后的典型症状,过这一坎则向愈,过不了则向疾。五疗程前,我如期出现发烧症状,此时,他们完全可以让我转院先“退烧”再来。但他们丝毫没有“打发”我的意思——简直比我还急!经过一番积极组合用药,成功控制发烧,让我度过此劫,顺利完成第五个疗程治疗,从此向愈。在我眼里,他们是在用药治疗,更是在用心治疗!仁也!

    到肿瘤医院来的病人,嘴里都说想得开,其实畏惧死神来!人生的遗憾、经济的压力、难忍的疼痛、死亡的威胁……病人只需将1%的烦恼“宣泄”给护士,护士将受到莫名的压力。我看到:护士们始终面带微笑服务,说话和蔼礼貌亲切,遇病人“宣泄”甚至粗口,始终“照单全收”,甘当“受气包”,如春风般化解病人心中的“冰雪”。这般职业素养,世上能有几何?我记下了天使的名字:王娅妮、卢祖金、胡娟、程晨、谈金金、贾静、张淼、李丹、肖瑶、周迪、丁秀、黄小程、杨霄云、周梦玲、汪小萌、孙泉、何亦燃、郑萍哦,还有可敬的夏护士长……

    我身患绝症,且年岁已高,本不好医治。但在肿瘤医院这个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医护团队呵护下,已大病初愈、重燃生活希望!最大的收获,就是我亲身体验到了职业道德的回归、这对当今社会来说,将是最大的利好!